隨處可見的咖啡店,顯示咖啡已經和現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,閒聊時喝咖啡輕鬆愉快,或是為了提神而不停地喝咖啡,但我敢說,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過多地了解咖啡 ,因為他們只是想「喝」。
大多數人醒來後喝一杯加了牛奶的黑色液體,這樣他們就不怕開車上班或坐在辦公桌前打字睡著。或是他們在上班的路途中停在星巴克或超商,點了杯美式咖啡、焦糖拿鐵和卡布奇諾……等等,關鍵是一般人
根本不知道或不在乎他們喝的咖啡是如何烘焙出來的!
還記得第一次喝咖啡嗎?
我相信大多數人對第一次喝咖啡的體驗都不是很好,很多人甚至不喜歡咖啡的味道!大部分的人都覺得
- 咖啡很香但很難下嚥,覺得不加糖及奶精的黑咖啡,根本就是中藥來著的!
- 咖啡苦苦的,很難喝!
- 一定要加糖加奶精!
其實難喝是因為咖啡豆品質不好, 好的咖啡豆沖煮出來的黑咖啡很好喝, 而且完全不用加糖,好的咖啡應該很甜。通常有水果味的(明亮而酸性,但以一種很好的方式呈現,而不是一種酸味的方式)或巧克力味的(比果味的甜度更深,更複雜的方式甜味)。

咖啡中總會出現苦味,但應令人愉悅,而不應使人感到不適或討厭,當然不只咖啡豆好,烘焙方式與技巧也很重要!
咖啡豆烘焙
咖啡豆烘焙的方式可以獲得咖啡風味不同特性。包括:咖啡豆的質量,使用的烘焙設備,烘焙環境,溫度控制,烘焙師的專業知識,所有這些都是烘焙咖啡時要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,而烘焙方式大致可分為:
滾筒式烘焙
滾筒式烘焙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形式,它的設計相對簡單,由旋轉的圓筒形滾筒組成,熱量直接在滾筒下方或通過導管通過中心加熱,實際熱量可以來自加熱元件。
但在大多數情況下,滾筒式烘焙爐內溫度會發生變化,從而導致傾翻和/或燒焦。如果施加過多的熱量或將旋轉滾筒的速度設定得太高,都會發生這兩種情況,從而使離心力將咖啡豆推向機筒,並在一部分咖啡豆上傳遞過多的熱量,容易烘焦咖啡豆表面。


根據Fluid Bed烘焙爐的發明者Michael Sivetz的說法,在滾筒式烘焙機中,從豆子上掉下來的外殼留在滾筒中因為高溫迅速碳化,他聲稱
這些炭屑這會形成了許多致癌物,最終對消費者構成威脅。
the formation of numerous carcinogens are created and ultimately pose a threat to consumers.

高雄咖啡豆推薦
躍咖啡
躍咖啡在2018年獨家研發旋風式咖啡烘焙法,它使用完全不同的烘焙系統,由一個高玻璃組成,透過高壓裝置,讓熱空氣均勻的在烘烤爐流動,使每一顆咖啡豆能均勻的受熱,與滾筒式烘焙不同,旋風式咖啡烘焙法使用對流傳遞熱量並具有獨特的烘焙特性,以下影片展示旋風式咖啡烘焙法的烘焙方式。
????旋風式烘焙法 Fluid Bed Roaster ????
使用旋風式烘焙法住要有幾個優點:
- 烘焙均勻性更好,烘焙穩定
- 更凸顯咖啡各個原產地的特色風味
- 烘焙的過程收集脫落的銀皮,避免銀皮焦碳而影響咖啡風味
電腦數位化1:1烘焙
「不同的烘豆方法,粹煉出最完美的烘焙境界」
大數據的時代,連烘咖啡也變得講究,每年舉辦的世界咖啡烘焙大赛(WCRC ), 聚集了來自各國咖啡烘焙好手參與,

躍咖啡同樣的也針對每批生豆不同的特性,從生豆的嚴選烘焙沖煮,關注細節近乎苛求,也反覆嘗試打造最佳烘焙曲線,建構出躍咖啡獨創的烘焙理論與推廣健康咖啡的理念。

—
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可以幫我按 5 個Like,讓我得到一些回饋,支持我繼續寫出更多好文章!